济宁: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周期服务生态

泗水县紧密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多元需求,积极打造覆盖就业、培训、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体系,有效破解新就业形态中劳动者权益保障、技能提升等难题,为新就业形态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一、搭建就业服务“立交桥”

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相互补充的就业服务网络。线下,在产业园区和商业聚集区设立服务驿站,为劳动者提供岗位对接、政策咨询、劳动维权等“一窗式”服务;线上,开发智慧就业服务平台,实现岗位信息的实时更新与精准推送。整合政府、企业和社会的资源,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从职业规划到入职适应的全流程指导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。

二、定制技能提升“专属课”

深入了解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和企业的用人需求,与电商、物流、出行等行业的领军企业携手合作,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。借助“云端课堂”和“实训基地”两种模式,开展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。针对不同群体,如直播销售员、网约配送员等,开设数字营销、安全操作等实用课程,并通过学分累计和技能认证,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。

三、打造权益保障“安全网”

建立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权益保障机制,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保障制度。通过政策宣讲、法律咨询等方式,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。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,开发适合新就业形态的商业保险产品,为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的风险保障。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督管理,推动企业落实用工责任,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。

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,泗水县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,激发了他们的就业活力和创造力,促进了新就业形态的健康有序发展。